近年來,膠州市聚焦“碧水、藍天、凈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以系統化思維、精準化舉措、協同化機制破解治理難題,通過完善監管體系、搭建智慧平臺、強化綜合治理,全方位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推動區域生態環境治理能力與治理效能雙提升。
動態監管閉環化,筑牢危險廢物安全防線。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膠州分局以“清單化、責任化、精準化”為核心,構建危險廢物全鏈條管理體系。一是動態優化監管清單,結合轄區產業結構、企業產廢規模及風險等級,建立重點監管單位動態調整機制,確保清單“應入盡入、動態精準”;依托危險廢物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全流程閉環管理,通過“線上+線下”雙重監管,保障危險廢物從產生到處置各環節可追溯。二是壓實企業主體責任,通過法律法規宣講與技術指導,幫助企業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明確各崗位職責;督促企業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定期排查貯存設施風險,對隱患實行臺賬管理、限期整改,將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三是開展專項排查整治,采取“企業自查+部門檢查+隨機抽查”模式,核查重點企業產廢、貯存、轉移、處置全流程;嚴厲打擊非法產生、貯存、傾倒危險廢物等行為,保持違法監管高壓態勢。
氣象服務智慧化,夯實大氣污染防治支撐。膠州市立足氣象條件對空氣質量的關鍵影響,通過整合資源、協同聯動、深化應用,構建大氣污染防治氣象“智慧網”。一是推進全域設施整合與數據共享,統籌規劃全市氣象探測設施,涵蓋溫度、濕度、大氣成分等多要素觀測設備,鼓勵社會合法設施納入共享體系;制定數據匯交標準,依托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建立成員單位資源共享機制,提升設施利用率與信息傳輸質量。二是建立聯席協同長效機制,由氣象、發改、生態環境等9部門組成聯席會議,通過定期會議統籌推進設施普查、規劃編制、平臺建設等工作;實施新建設施備案通報制度,統一登記管理站點信息,定期通報布局與產品名錄,形成管理閉環。三是推動理論實踐融合賦能,整合技術資源開展專業氣象研究,依托信息共享平臺推進災害探測信息共享;聯動生態環境部門運用大氣成分監測數據,結合交通氣象信息優化重污染天氣調度,形成“氣象+行業”協同治理模式。
治水措施系統化,守護流域水環境質量。膠州市圍繞水污染防治,從統籌推進、巡查監測、管護整治多維度發力,構建全流程治水體系。一是堅持頂格推進壓實責任,由市環委會辦公室牽頭,每季度向市政府常務會匯報工作進展,邀請市政府領導現場調度突出問題,督導各單位落實整改要求。二是強化河道巡查排查隱患,采用“人工巡查+無人機+在線監測”手段,開展汛前、雨后巡查,重點排查新增污染源與管網破損、污水冒溢等問題,實施閉環管理并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改見底見效。三是精準開展水質監測預警,對國省控斷面每周取樣檢測,其他斷面每月檢測2次,結合在線自動監測站掌握水質趨勢;對數據異常點位加密監測、分析研判,發現水質惡化傾向及時發布預警,開展溯源整治。四是深化河道管護削減污染,組織責任單位打撈河道漂浮物,督促住建部門推進雨污分流改造與管網清淤,水利部門清理岸線非法農林種植,減少農業面源污染與汛期污水冒溢。
下一步,膠州市將持續優化生態環境治理舉措,深化各領域協同聯動,推動監管更精準、服務更智慧、治理更高效,不斷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宜居城市提供堅實生態保障。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