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濰坊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決勝‘十四五’謀篇‘十五五’”濰坊市人居環境改善新聞發布會,系統總結宣傳“十四五”以來全市人居環境改善方面取得的亮點、成效,展望“十五五”發展方向、目標。

濰坊有1400多年建城史,鐫刻著城市發展歷程,承載著厚重歷史記憶,是一座歷久彌新、日新月異的城市,2021年入選全國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全國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國家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
濰坊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學江介紹,“十四五”以來,濰坊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扣人民城市理念,系統實施人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提質、公共服務提標“三大行動”,加快推進更好濰坊建設,用實干實績在城市環境、居住環境、農村環境等領域交出了精彩答卷。
聚力優生態、強韌性,城市建設更可持續。堅持城市內涵式發展,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累計實施示范項目303個、總投資40.4億元,打造重點海綿示范片區15個,中心城區建成區海綿達標面積132平方公里,占比超65%、全省第1,雨水外排量年減少4900萬噸,雨水回用量年增加760萬噸,梨園小區改造項目入選中國海綿城市建設典范案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全面落實綠建標準,2縣市入選全省綠色低碳城市試點,全市新增綠色建筑面積7849萬平方米,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1227萬平方米,城市硬件設施“會呼吸、可節能”,繪就了生態宜居綠色新圖景。
聚力推更新、提品質,人居環境更加優越。扎實開展城市設施修復、功能修補,“十四五”以來,濰坊累計實施城市更新項目236個、完成投資967億元,北海路通亭街立交橋、渤海路升級改造、寶通街快速路、清平路跨鐵路立交橋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投用。圍繞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積極推廣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建材,全力建設“好房子”、實施“好建造”,累計創建省市級高品質住宅試點項目49個、全省第3,爭創魯班獎5座、國家優質工程獎3座、中國建筑工程裝飾獎26座,專業化物業服務覆蓋率達80%以上,榮獲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
聚力抓改造、促整治,民生改善更具溫度。堅持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有序開展城中村和老舊小區改造,“十四五”以來,完成棚戶區、城中村改造2.3萬套,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人才住房2.38萬套,近10萬名群眾職工喜圓“安居夢”;聚焦群眾便捷出行,持續優化交通路網,打通“斷頭路”“瓶頸路”135條、120公里,建成過街天橋20座;聚焦群眾安全生活,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完成農村清潔取暖40.32萬戶、危房改造745戶,住房安全動態監測覆蓋范圍超6萬戶,助力宜居宜業和美城鄉精彩蝶變。
展望“十五五”,濰坊將錨定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目標,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抓手,大力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轉型、文脈賡續、治理增效,讓城鄉發展更有溫度、更有質感、更有內涵。
來源:閃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