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堰水源公司投資、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十堰市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最長鉆爆隧洞主體工程28日率先完工,標志著這項關乎城市發展和民生福祉的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邁入關鍵階段,為實現全線通水目標奠定了基礎。

圖為十堰市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工程施工第2標段主體工程完工儀式現場。 中交二航局供圖
十堰市中心城區水資源配置工程被譽為十堰版“南水北調”,是湖北省重點民生項目,也是國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重點項目。
該工程以竹山潘口水庫為水源,通過全程無壓自流引水至馬家河水庫、百二河等流域,線路總長超73公里。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2標段位于十堰市房縣姚坪鄉境內,隧洞總長約23.6公里。
其中,新建4號隧洞是全線最長鉆爆隧洞,單洞長約19.3公里。項目具有“長、散、小、陡、險”等特點,是整個項目線路最長、支洞最多、施工條件最艱苦、難度最大的標段。
自項目開工以來,中交二航局項目團隊僅用2個月就完成“三通一平”基礎建設,如期啟動全線隧洞開挖。為順利推進工程建設,團隊自主創新研發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小斷面引水隧洞超前掏心爆破開挖施工技術,提高炮眼利用率、隧洞的掘進質量和效率,并就突涌水制定詳細方案,穿越斷層破碎帶采用“反壓回填+注漿加固+超前支護”的措施進行加固處理。
與此同時,項目團隊嚴格遵循“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緊封閉、勤量測”的原則,加密變形監測點布置,及時開展綜合性的超前地質預報,克服了點多面廣、復雜地質條件、極端天氣等諸多難題,率先安全實現了主體工程完工。
鑒于項目地處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為推動“一泓清水永續北上”,項目團隊自覺踐行綠色施工,將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貫穿全程,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對環境與水土的影響。

圖為項目團隊將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貫穿全程。 中交二航局供圖
據了解,該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十堰市域水資源配置,有效改善城區用水條件和水生態環境,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
來源:鳳凰網